游客发表
天光未亮,茂名博贺渔港码头上的助力交易声已如潮水般涌起。8月17日凌晨4时,茂名前一天开渔出海的博贺渔船陆续靠岸;5时开始,2025年茂名博贺“开渔第一市”逐渐迎来了客人们。开渔交易讨价声、领鲜渔网拖拽声、媒体+孩童欢笑声与远处渔船的助力汽笛声交织,构成一幅生动的茂名“南海渔村早市图”。
这是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后的第一个清晨,暌违三个半月的开渔人间烟火重回博贺渔港。这也是领鲜“三天两晚”2025南海(茂名博贺)开渔嘉年华的最后一天,即使不在现场,媒体+全国各地网友也已经通过各大媒体全程直播参与“云赶海”。助力
通过“媒体+”的茂名传播矩阵,博贺渔港的第一艘渔船离岸被无人机航拍记录,第一声开渔叫卖通过短视频平台传遍全国。茂名滨海新区、博贺镇也在“媒体+”见证之下,悄然完成从“渔港”到“渔港经济区”的崛起与跨越——而这背后,正是广东“向海图强”战略在镇域层面的生动实践,也是茂名依托海洋资源禀赋拥抱现代化的博贺方案。
传承:为“海上新广东”凝聚精神根脉
开渔节的序幕,始于一场传承千年的仪式。8月15日清晨5时30分,博贺天后宫前香火缭绕,舞龙舞狮队的鼓点震得地面微微发颤。
与熙熙攘攘的巡游队伍一同抵达的,还有全程直播记录的各路媒体团队。在直播间里,网友们充满仪式感地在评论区里祈福互动,沉浸式体验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疍家赶海习俗。
媒体直播让观众全程沉浸式参与祭海大典。
“祭海不是迷信,是渔民对大海的感恩。”在采访中,68岁的梁伯如此对主播表示。而在开渔仪式上,一群博贺孩童发出“童声宣言”,争当千年渔港的传承人——这场文化传承的新老对话,通过全国媒体与自媒体的直播间、短视频平台,由全网共同作证。
守护与创新中激活海洋文化基因,正是广东在推进“海上新广东”建设中贯彻的,既要向海洋要发展,更要守护好海洋文化的根与魂。
开渔宴上,茂名电白土生土长的知名作家张慧谋对记者表示,一文激起了众多茂名人对博贺渔港变化的深厚回忆。
“希望大家通过媒体的传播,更了解茂名、更喜欢茂名。”张慧谋还邀请各地游客,周末到博贺港逛逛,到电城古街走走,感受鲜活生动的疍家文化”。这份对文化的珍视,恰是广东耕海牧渔传统与现代海洋文明交融的缩影。
知名作家张慧谋在开渔宴直播间中接受媒体采访。
出圈:为“粤海粮仓”注入品牌动能
“博贺渔港千帆竞发开渔啦!”“95公斤蓝鳍金枪鱼以26.8万元成交!”连日来,媒体记录的茂名博贺开渔“高光时刻”在全网传播,让全国观众将目光投向南海之滨。
“过去渔民卖鱼靠吆喝,现在我们还有直播带货、媒体曝光。”在西葛沙滩的“城市会客厅”——西葛驿站里,运营负责人张春贵一边招待游客,一边为直播间数十万观众介绍当地海产品特色“茂八鲜”。这背后,是广东以“媒体+”赋能海洋经济,推动传统渔业向品牌化、数字化转型的努力。
西葛驿站运营负责人张春贵在直播间介绍当地特产“茂八鲜”。
借助开渔嘉年华,茂名滨海新区、博贺镇推出“三天两晚开渔游”,通过制作旅游手册、发布游玩路线等“媒体+”预热,为活动带来乘法效应:
开渔前后两周,博贺镇酒店客房订单爆满,西葛夜市、浪漫海岸等景点涌来各地游客,更带动海产品线上销售——不少网友找“代购”从博贺渔港空运新鲜海货到家。
广州游客杨女士一家提着刚买的海螺海蟹准备加工,她告诉记者:“正是看到媒体上对博贺开渔的宣传,趁周末来抢吃‘开渔头鲜’。”
这种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的效应,不仅让博贺渔港“出圈”,更让“粤海粮仓”的优质产品走向全国,为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注入品牌动能。
借助直播等“媒体+”工具,茂名海鲜走向全国餐桌。
见证:为“向海图强”提供镇域样本
本地居民的生活因“媒体+”焕发新机遇。西葛夜市吸引众多媒体和博主探店,如今已成为网红美食街。西葛村村民陈姨在夜市摆起疍家特色海鲜烧烤摊,“以往靠丈夫打渔为生,如今每月能赚8000多元,家庭收入大大增加”。
西葛夜市食客如云。
浪漫海岸的沙滩派对每晚吸引众多游客。
作为广东“向海图强”的微观实践,博贺渔港的蝶变印证了海洋经济的无限可能。
茂名滨海新区依托97.67公里国际A级海岸线,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先行段为轴线,串联西葛驿站、博贺渔港等核心地标,构建“渔文旅”融合发展示范带。
而这背后,是全省耕海牧渔手段的迭代升级——从智能化养殖工船到深水网箱,从海洋生态牧场到冷链物流体系,一个个现代化海洋牧场“拔海而起”,夯实了粤海粮仓的根基。
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滨海旅游发展带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,周边营收超2000万元,旅游业已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
茂名滨海新区、博贺镇正从“全国十大渔港”向“千年渔港、黄金海岸”特色生态渔港小镇蝶变,是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的镇域实践典范。
8月17日傍晚,最后一缕阳光沉入南海,莲头海岸的灯火与渔船上的马灯连成星海,南方农村报直播团队完成了“三天两晚开渔游”11场直播的最后一场。
是传媒的力量,让这份烟火气汇聚成照亮经济发展的闪光灯;更是“向海图强”的战略指引,让千年渔港在新时代将渔歌新唱。
在这里,每一次启航都被镜头珍藏,每一份传统都因传播鲜活,每一种未来都因“向海图强”的信念而可期——博贺渔港的故事,为再造“海上新广东”提供了生动的茂名样本。
撰文:黄旭君
摄影:吴秒衡
来源:南方农村报
随机阅读
热门排行
友情链接